《制冷和空調設備運行與維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斗門校區)
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制冷和空調設備運行與維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制定者: ?劉孟奇 ? ? ? 參與者:盧葉寧、盧隆杰 ? ?
修訂日期:2024.06 ? ?
適用2024級制冷和空調設備運行與維護專業學生 ? ?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制冷和空調設備運行與維護(660205)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三、基本學制
3年。
四、職業面向
所屬專業大類及代碼 | 對應 行業 | 主要職業類別 | 主要崗位類別(或技術領域) |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
制冷和空調設備運行與維護(660205) | 裝備制造大類 | 空調器裝配 制冷設備運行維護 | 空調設備安裝維護 暖通空調運行管理 | 制冷空調系統安裝維修工 |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面向制冷和空調行業及相關技術服務企業,培養從事制冷和空調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操作及產品銷售等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高級應用型技能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以下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技能:
1、職業素養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自覺遵守行業法規、規范和企業規章制度。
(2)具有創新精神、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和效率意識。
(3)具有人際交往與團隊協作能力。
(4)具有獲取信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5)具有借助詞典閱讀外文技術資料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產、節約環保和遵守操作規程的意識。
2、專業知識和技能
(1)掌握機械制圖、機械基礎的基本知識,能進行鉗工和焊工的基本操作。
(2)掌握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知識,能熟練使用常見電工工具及儀表。
(3)掌握熱工與傳熱、制冷原理與工藝、制冷壓縮機、制冷與空調自動化等知識在制冷和空調設備中的應用。
(4)掌握制冷和空調設備常用測試儀表和維修工具的使用方法。
(5)能運用機械、電工電子知識識讀制冷和空調設備相關圖樣和技術資料。
(6)掌握電冰箱等小型制冷設備的結構、原理,能維修電冰箱。
(7)掌握家用空調器等小型制冷設備的結構、原理,能安裝、維修小型空調設備。
(8)具有安裝、調試和維修冷庫等制冷設備的能力。
(9)具有安裝、調試和維修中央空調系統的能力。
(10)具有操作、管理和維護冷庫等制冷設備的能力。
(11)具有操作、管理和維護中央空調系統的能力。
(12)掌握制冷操作的安全知識,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與規范。
(13)了解先進的制冷技術、制冷工藝和制冷設備。
(14)掌握多聯機空調的原理、組成,具備安裝及維護多聯機空調的能力。
(15)理解熱泵技術原理,掌握熱泵熱水器的構造及安裝維護技能。
(16)理解通風及空氣調節原理,識讀暖通工程相關技術圖紙。
六、課程設置及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
(一)公共基礎課程
公共基礎課包括德育課、文化課、體育、美術藝術、音樂、心理健康以及計算機應用基礎等。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1 | 思想政治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注重培養學生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社會主義法治意識等。 | 144 |
2 | 語文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注重培養學生掌握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 216 |
3 | 數學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技能、計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數據處理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 216 |
4 | 英語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注重培養學生掌握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了解、認識中西方文化差異。 | 216 |
5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注重培養學生掌握必備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應用計算機解決工作與生活中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 144 |
6 | 體育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大綱要》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與體能素質,養成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意識、能力與習慣,提高生活質量與綜合職業能力。 | 180 |
7 | 音樂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鑒賞力和道德情感,豐富生活體驗,開發創造潛能,提高人文素質。 | 36 |
8 | 心理健康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情操,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 18 |
9 | 歷史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歷史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人文儲備,引導學生以史為鑒,了解國家歷史、黨的歷史 | 36 |
10 | 公共基礎選修課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注重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情懷,促進學生人文素質和綜合職業素養的協調發展。 | 36 |
?
(2)專業課程
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專業方向課和專業選修課,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含校內實訓及校外崗位實習等多種形式。
?
?
1、專業核心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時間 |
1 | 機械制圖與CAD | 通過實例的形式,培養學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論和作圖方法,掌握制圖國家標準和相關的行業標準,能識讀機械圖樣和簡單裝配圖,掌握工程制圖中各種圖線的運用,學會運用Auto CAD軟件繪制平面圖、立體圖形、零件圖、軸測圖,獨立完成圖形的尺寸標注。 | 126 |
2 | 電工基礎 |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電工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決生產現場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科學精神,培養學生學習新技術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創新意識。包括電工基礎和電氣測量兩部分,重點為電工基礎部分,包括直流電路、電磁學、交流電路、非正弦電路及過渡過程基本概念,電工測量內容為常用電工儀表的基本結構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 108 |
3 | 電子線路 | ? ?掌握電類專業必備的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分析和解決生產與生活中一般的電子問題的能力,具備學習后續電類專業技能課程的能力。主要講授二極管和三極管的質量正確檢測、工作狀態的判斷;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和質量檢測,電子電路的安裝、制作、檢測、調試等技能訓練;三極管及放大電路;常用放大器;直流穩壓電源;正弦波振蕩電路;高頻信號處理電路;晶閘體及其應用以及數字電路基礎。 | 72 |
4 | 電工技術實訓 | 掌握電工安全常識,會按照施工規范施工,能熟使用電工工具,掌握導線連接與絕緣恢復技能,能識瀆照明電路的原理圖、平面布置圖及安裝圖,能識別、選擇常用照明器具的規格與型號,能按圖安裝與調試照明控制線路、量電配電裝置或小型配電箱,能觀察照明線路運行狀況、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會簡單照明線路的設計和計算 | 72 |
5 | 電子技術實訓 | 掌握電子元器件參數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性能參數的檢測方法;常用電子測試、測量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熟練掌握基本焊接技術,能裝配、調試簡單的電子裝置,如萬用表、收音機等,學會手工制作印制電路板,會排除簡單電路故障。 | 72 |
6 | PLC | 熟知常用小型可編程控制器的型號、結構、編程元件等,會連接相應外圍電路,掌握小型可編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功能指令,能熟練應用可編程控制器的指令與基本程序,能編制、調試一般應用程序,能安裝、維護簡單的可編程控制器控制裝置 | 108 |
7 | 家用電子產品維修 | 學會各種電路,掌握電飯鍋、微波爐、電熱水器、電熱取暖器、電風扇、家用洗衣機、抽油煙機、電磁爐等常見電熱電動器具的原理與維修 | 72 |
8 | 電工綜合實訓 | 掌握維修電工上崗所要求的應知、應會內容,達到維修電工上崗證技能鑒定要求 | 72 |
9 | 制冷原理 | 掌握工程熱力學、熱傳學、流體力學的基礎知識,掌握人工制冷方法及蒸汽壓縮制冷原理,了解吸收式制冷原理,掌握制冷工質的種類,特點及熱力性質,掌握冷凍油的種類及性能特點 | 36 |
10 | 冷庫制冷工藝 | 掌握冷庫冷量的計算方法,掌握冷庫制冷系統和電控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冷庫設備的匹配與選型,了解冷庫安裝維修工藝,會安裝中、小型活動冷庫,能診斷和維修冷庫常見故障 | 36 |
11 | 電路仿真應用 | 掌握電子線路設計基礎知識以及電子線路仿真軟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掌握原理圖設計和創建原理圖元件;掌握電路參數設置、布局和連線;掌握創建庫元件,線路板查錯和仿真;能夠熟練地使用Multisim軟件來分析電路 | 72 |
12 | 金工實訓 | 了解鉗工在零件加工中的作用;掌握正確使用鉗工常用的工具、量具;掌握鉗工劃線、銼削、鋸割、鉆孔等技能的操作方法,并能按圖樣獨立加工簡單零件;了解刮削、擴孔、鉸孔的加工方法和應用;了解鑄造、塑性加工、焊接、車工、刨工、磨工等典型加工工藝。 | 36 |
13 | 多聯機空調實訓 | 掌握多聯機空調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掌握多聯機空調電控系統的組成和控制原理,掌握多聯機空調的安裝及維護常用工具、設備的使用方法,熟悉多聯機空調的調試流程及規范,會診斷和維護多聯機空調常見故障。 | 36 |
14 | 熱泵技術 | 掌握熱泵的工作過程及原理;掌握熱泵的種類與形式,熟悉組成熱泵循環各類設備的類型和結構;掌握熱泵循環的特性;掌握熱泵常用制冷劑的性質;了解各類熱泵在空調工程方面的應用;掌握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構造及安裝維護。 | 36 |
15 |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 了解單片機硬件結構和指令系統;熟練掌握單片機編程語言并能編寫簡單的控制程序;具備調試應用程序的能力;了解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了解仿真軟件的功能特點,能繪制基本單片機電路,能對電路進行仿真、測試;能制作和調試實用單片機控制電路 | 72 |
2、專業方向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1 | 電冰箱原理與維修 | 掌握電冰箱的結構,工作原理及維修知識,掌握電冰箱空調的結構,工作原理及安裝、維修知識,掌握電冰箱電控系統的原理,能對冰箱電路進行連接,能診斷和維修電冰箱常見故障 | 36 |
2 | 空調原理與維修 | 掌握家用空調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掌握家用空調電控系統的組成和控制原理,掌握家用空調的安裝與調試流程,了解家用家用空調的生產工藝流程,會診斷和維修家用空調常見故障 | 36 |
3 | 制冷維修綜合技術 | 掌握制冷系統的安裝維修知識和安全操作規程,能檢修制冷主要部件,掌握制冷管道加工和焊接方法,掌握制冷工具、設備和儀表的使用方法,能綜合運用專業排除制冷系統常見故障 | 108 |
4 | 中央空調技術 | 掌握空氣調節的基礎知識,了解中央空調的分類,掌握集中式與半集中式空調系統的組成、部件結構和工作原理,掌握空調系統空氣處理方法,掌握中央空調制冷系統、空氣處理,制冷循環系統的運行特性,了解中央空調系統冷濕負荷和送風量的估算方法,掌握中央空調系統日常維護知識,能管理和維護中央空調系統 | 36 |
5 | 通風與空調工程基礎 | 掌握通風與空調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識別通風與空調工程常用的材料和設備,了解其檢驗方法和質量要求;掌握通風與空調系統主要設備的性能及工作原理,熟悉其安裝流程及施工要求;熟悉通風與空調工程相關技術標準,能根據需要查閱相關技術資料。 | 36 |
6 | 暖通工程識圖 | 熟悉制圖標準的相關規定,熟悉工程圖紙的常用形式;識別暖通工程常見的設備、材料及工具;掌握暖通工程常見部件的符號表達;熟悉管道的軸測圖、剖面圖、斷面圖及節點圖表達;掌握通風空調工程施工圖識讀方法,與工程實物正確銜接。 | 36 |
3、專業選修課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1 | 電梯運行與安全管理技術(選修) | 了解電梯管理與維修保養制度,學會電梯緊急情況的處理,能夠對電梯各系統出現的故障進行排除 | 36 |
2 | 安全防范技術(選修) | 熟悉現代智能建筑,掌握門禁系統的組成,能夠對門禁系統所用器件進行安裝、調試、排故;掌握監控系統的組成,能夠對監控系統進行安裝、調試、排故;了解安全防范系統,能夠對安防系統進行安裝、設置、調試;了解消防系統,熟悉消防系統的組成、掌握消防系統的操作、使用。 | 36 |
4、崗位實習
崗位實習是本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崗位工作能力培養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部委關于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的管理規定,保證學生崗位實習的崗位與其所學專業面向的崗位群基本一致。在確保學生實習總量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需要,通過校企合作,實行工學交替、多學期、分階段安排學生實習。
七、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學年為52周,其中教學時間為36周(含復習考試),累計假期14周,周學時一般為29學時,崗位實習按每周30小時(1小時折合1學時)安排,3年總學時數為3132。
實行學分制,原則上一般以18學時計1學分,入學教育(軍訓)、校外崗位實習、畢業教育等活動,以1周為1學分,三年制畢業總學分為175學分(含軍訓1分)。
公共基礎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1/3,允許根據行業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在規定的范圍內適當調整,但必須保證學生修完公共基礎課的必修內容和學時。
專業技能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2/3,在確保學生實習總量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需要集中或分階段設置實習時間,行業認識實習應安排在第一學年。
課程設置中應設選修課,其教學時數占總學時的比例約為3%。
(2)教學進程安排表(見附錄)
八、實施保障
(一)師資隊伍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和《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的有關規定,進行教師隊伍建設,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專業教師學歷職稱結構應合理,至少應配備具有相關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2人;建立“雙師型”專業教師團隊,其中“雙師型”教師應不低于70%;應有業務水平較高的專業帶頭人。
聘請行業企業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兼職教師,兼職教師應具有高級以上職業資格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能夠參與學校授課、講座等教學活動。
(二)校內設施
1、校內實訓室
校內實訓配置有空調實訓室、電冰箱實訓室和釬焊實訓室,主要工具和設備的名稱及數量見下表。
序號 | 實驗室名稱 | 主要工具和設施設備 | |
名稱 | 數量(臺/套) | ||
1 | 空調實訓室 | 壁掛式空調 | 16 |
落地式空調 | 1 | ||
中央空調實訓臺 | 1 | ||
教學電腦 | 1 | ||
工具箱 | 1 | ||
萬用表 | 3 | ||
真空泵 | 5 | ||
壓縮機 | 1 | ||
三角溫控器 | 5 | ||
分體式空調考核裝置 | 1 | ||
鉗表 | 2 | ||
兆歐表 | 1 | ||
萬用表 | 10 | ||
手持式工程鉆機 | 1 | ||
高空全背式安全帶 | 5 | ||
2 | 電冰箱實訓室 | 單門電冰箱 | 15 |
1.8米插座 | 7 | ||
氧氣表 | 1 | ||
焊炬(焊槍) | 2 | ||
防回火閥 | 1 | ||
石油氣(煤氣) | 1 | ||
煤氣減壓閥 | 1 | ||
CT20封口鉗 | 6 | ||
復合壓力表 | 10 | ||
92型脹管擴孔器 | 18 | ||
沖擊鉆 | 3 | ||
真空泵 | 5 | ||
鹵素檢漏儀 | 2 | ||
電子溫度計 | 14 | ||
CT-274大割刀 | 10 | ||
800MM平水尺 | 5 | ||
三角銼刀 | 5 | ||
368彎管器 | 2 | ||
尖嘴鉗 | 10 | ||
平口鉗 | 5 | ||
電筆 | 5 | ||
電冰箱電路實訓板 | 10 | ||
3 | 釬焊實訓室 | 割槍 | 6 |
氧氣管 | 40 | ||
乙炔管 | 40 | ||
氧氣表 | 6 | ||
乙炔表 | 6 | ||
焊接手套 | 10 | ||
止回閥 | 6 | ||
止回閥 | 6 | ||
防爆光管 | 10 | ||
防爆開關 | 10 | ||
ABC干粉滅火器 | 4 | ||
防火桶 | 2 | ||
防火箱 | 2 | ||
臺鉗 | 2 | ||
煤氣焊槍 | 6 | ||
煤氣管 | 40 | ||
煤氣減壓閥 | 6 | ||
氣焊工位 | 2 | ||
煤氣瓶 | 3 | ||
電焊機 | 3 | ||
氧氣瓶 | 2 |
說明:主要工具和設備的數量按照標準班40人/班進行配置。
2、校外實習基地
? 校外實習基地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制冷和空調設備安裝維修為主的實習基地,另一類是以暖通空調運行管理為主的實習基地。校外實習基地應能為學生提供專業技能方向綜合實踐訓練,安排學生崗位實習,數量宜多。
(三)教學資源
根據課程設計要求選擇教育部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鼓勵與企業行業專家合作,依據課程的整體設計編寫理論實踐一體化教材,如校本教材。
遵循教學資源完整與有效的原則,配套課程標準、學習情境設計、單元教學設計,配套教學課件、任務演示和教學微課等教學資資源。配套任務書、過程監控表等管理資源。配套任務指導、學習交流、在線自測、知識導航等網絡學習資源。
(四)教學方法
1、公共基礎課?
? 公共基礎課的教學要符合教育部有關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按照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的需求來定位,重在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創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職業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專業課
專業技能按照相應職位崗位(群)的能力要求組織,強化理論實踐一體化,突出“做中學”、 “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貫徹學習內容與工作內容對接、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學習環境與工作環境對接,提倡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等方法。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動手訓練時間,有意識地強化企業工作規范及安全生產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工匠精神、服務精神、質量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規范嚴謹的操作習慣。
注重課程資源和現代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高課程資源的利用率。
可以依據標準,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和學校的辦學特色,制訂實施性教學計劃。
(五)學習評價
教學評價應體現評價主體,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注意吸收行業企業人員參與。校內評價與校外評價結合,職業技能鑒定與學業考核相結合,教師評價、學生互評與自我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不僅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重視規范操作、安全文明生產等職業素養的形成,以及節約能源、愛護生產設備、節省材料、保護環境、提高服務質量等意識與觀念的樹立。
評價方式采用典型職業活動完成過程評價、作業完成情況評價、操作標準及規范評價,期末綜合考核評價等多種方式。可以采用現場操作、成果演示、案例分析等形式檢驗學生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工作安全意識等。考核方案確定后,應按照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儀器、 設備的使用情況、設備安裝維修后應達到的技術要求、制冷系統運行維護安全作業標準等制訂詳細的考核方式。逐步建立以能力為本體,評價方式多樣化的職業教育課程評價體系。
(六)質量管理
教學管理要更新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教學管理要有一定的規范性和靈活性,可實行工學交替等彈性學制。要合理調配專業教師、專業實訓室和實訓場地等教學資源,為課程的實施創造條件;要加強對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改革教學評價的標準和方法,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保證教學質量。
九、畢業要求
學生通過規定三年的學習,須修滿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規定的學時學分,三年制畢業總學分為175學分(含軍訓1分),并完成規定的教學活動。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以下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技能。
?1、職業素養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自覺遵守行業法規、規范和企業規章制度。
(2)具有創新精神、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和效率意識。
(3)具有人際交往與團隊協作能力。
(4)具有獲取信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5)具有借助詞典閱讀外文技術資料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產、節約環保和遵守操作規程的意識。
2、專業知識和技能
(1)掌握機械制圖、機械基礎的基本知識,能進行鉗工和焊工的基本操作。
(2)掌握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知識,能熟練使用常見電工工具及儀表。
(3)掌握熱工與傳熱、制冷原理與工藝、制冷壓縮機、制冷與空調自動化等知識在制冷和空調設備中的應用。
(4)掌握制冷和空調設備常用測試儀表和維修工具的使用方法。
(5)能運用機械、電工電子知識識讀制冷和空調設備相關圖樣和技術資料。
(6)掌握電冰箱等小型制冷設備的結構、原理,能維修電冰箱。
(7)掌握家用空調器等小型制冷設備的結構、原理,能安裝、維修小型空調設備。
(8)具有安裝、調試和維修冷庫等制冷設備的能力。
(9)具有安裝、調試和維修中央空調系統的能力。
(10)具有操作、管理和維護冷庫等制冷設備的能力。
(11)具有操作、管理和維護中央空調系統的能力。
(12)掌握制冷操作的安全知識,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與規范。
(13)了解先進的制冷技術、制冷工藝和制冷設備。
(14)掌握多聯機空調的原理、組成,具備安裝及維護多聯機空調的能力。
(15)理解熱泵技術原理,掌握熱泵熱水器的構造及安裝維護技能。
(16)理解通風及空氣調節原理,識讀暖通工程相關技術圖紙。
十、附錄
教學進程安排表如下表所示:
說明:每學期按18周,每周按29學時計算總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