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kwm8o"></ul>
  • 
    
    <strike id="kwm8o"></strike>
  • <ul id="kwm8o"></ul><ul id="kwm8o"></ul>
    <ul id="kwm8o"></ul>
    您現在的位置: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 德育天地>> 德育研究>> 正文內容

    師生關系與學生身心發展

    文章來源:教務處 發布時間:2007年03月26日 點擊數: 字體:

    《優化職中校園心理環境 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之

    師生關系與學生身心發展研究子課題總結

     

    珠海市第三中等職業學校 陸焱根 歐陽清 陳香梅 馮麗萍 

     

    摘要:本文探討了職業學校的心理健康發展研究與實踐,界定了師生關系的概念,對師生關系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就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從師生關系對學生身心發展影響的角度,倡導平等信任、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心理學取向。

    關鍵詞:師生關系 心理健康 學生心理 平等和諧

     

    一、師生關系及其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

    1、師生關系的概念界定

    師生關系的研究頗多,有的人研究師生交往、有的人探討師生互動等,而研究的定義不同、取向不同,研究的結論也不趨同。為此,須對師生關系的定義作出界定。

    我們認為,師生關系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是指教師和學生之間一切的人際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關系。這種關系無論是發生在師生群體之間還是師生個體之間,無論是發生在社會背景中還是發生在教育情景下,都會導致師生的心理與行為發生變化。狹義上的師生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個體之間或師生群體之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人際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心理關系。本研究采用狹義的師生關系概念。

    師生關系是師生交往的結果,是“主體-主體”關系,是個動態的過程。通過交往,師生之間達到彼此心理上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這種相互作用可以是正向的促進作用,也可能是反向的消退作用。

    2、師生關系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

    師生關系作為學校環境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這一關系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對師生人生價值的體驗和實現有重要的影響。

    1)師生關系是制約教學效果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師生人際關系狀況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課堂氣氛,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良好班風、良好校風的形成。有人曾對學生就“你是否因為喜歡英語教師而喜歡學習英語”這一問題作一次簡單的問卷調查,給予肯定回答的約占四分之三。一名成功的教師對學生說來無疑是一道永遠值得感念的風景。因為敬佩老師的學識和人格進而深愛其師所任教學科的,早已是屢見不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師生間相互支持、步調一致,容易形成合力,教育質量往往較高。反之,師生關系緊張,相互對立,學生對教師不信任,不愿接受其教育,教育質量就更難以保證。

    2)師生關系是師生身心健康重要保證。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培養起學生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精神,使他們深刻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在被欣賞的高峰體驗中奮發、崛起,并以努力工作和學習回報他人。而師生間和諧、真誠和溫馨的心理氛圍,是師生互相關愛的結果,使師生情緒開朗,彼此信任,在思想、信念、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相互學習與汲取,可避免不少心理疾病,有利于師生身心健康,是師生身心健康重要保證。

    二、師生關系的相關研究綜述

    1、關于師生關系的理論

    師生關系問題一直是教育理論和實踐關注的焦點。師生關系并不是一種單一的關系形式,而是一個由多層面關系所構成的關系體系。具體來說,它是由以下幾種層面的關系而構成的:師生之間的工作關系、師生之間的心理關系、師生之間的個人關系、師生之間的道德關系等。

    第斯多惠在《德國教師培養指南》一書,提出的和諧教育思想,把教育看作是一種重要的環境因素,并在此基礎上,高度重視教育對人的塑造的重要作用,從人格和諧、到人際和諧、再到社會和諧,這是一個順序建構的過程[1]。

    從人本主義教育觀出發,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從社會學角度出發,師生關系由于社會角色的規定,更多體現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的一種關系,且帶有明顯的教育性質。

    2、幾種典型的師生關系模式

      (1)放任型:以無序、隨意、放縱為其心態和行為特征的。

      (2)專制型:以命令、權威、疏遠為其心態和行為特征的。

     ?。?SPAN lang=EN-US>3)民主型:以開放、平等、互助為其主要心態和行為特征的。

       3、國內相關研究工作

    目前師生關系的相關研究有許多,如宜昌市第十六中學張啟家的《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育人環境》,該文主要從分析師生互動的心理機制出發,在師生交往原則下構建一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2]

    李德顯的《師生權力與角色分析》,它探討的是解決影響教學過程中師生權力和地位的因素及造成師生之間沖突的根源,從而實現最佳的課堂效果[3]。

    張彥君的《師生關系的心理學思考》,主要以師生人際交往中情感因素的思考為主線,解決師生之間的心理位差在教學中的阻礙,從而使師生更好地心理互動,發揮教學相長的功能。[4]

    羅寶鳳的《從自體心理學的理論分析師生關系及其對人格建構的影響》,基于Rogers的教學者與學習者的關系類似於心理治療中治療者與個案的關系的假設,從自體心理學的角度來詮釋師生關系,建立一個真實、關懷與溫暖的師生關系,探究不同階段之師生關系對學生學習與人格發展的深遠影響[5]。

    《從文化差異看師生關系》在教師與幼兒的特定對象上從文化差異的群體角度出發考察師生關系對情感、認知、互動交往的影響,在外部層面提供了一個融合的視覺[6]。

    朱寧波《倡導師生關系---重建師生關系》對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師生關系從建構主義觀出發認為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對世界的意義進行合作性建構的過程,師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不斷溝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和諧的關系[7]

    以上作者從不同的側面對師生關系進行論述,有的研究師生交往、有的探討師生相互作用等,但其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師生關系的平等與尊重。

    三、師生關系的現狀與實踐

    1、師生關系現實存在的問題

    1)職業學校的社會環境

    職業學校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來的技工荒為此做了最好的注腳,教育部已規劃將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并行發展的高度,但傳統的觀念與偏見并未完全更新并在一段時期內長期存在。

    2) 職業學校學生身心發展現狀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發展仍以智育為中心,選拔學習成績優秀學習,職業學校學生無疑是這場競爭中的淘汰者,他們帶著失敗者的心態進入職業學校。在職業高中階段,又面臨新的壓力、新的轉變,零距離上崗與就業是新階段的重要目標,這要求學生全方面發展,直接面向人才市場,面對職業生涯,新挑戰帶來新的心理問題。在對珠海市第三中等職業學校做心理健康調查時,我們發現,學生中普遍存在厭學情緒嚴重、學習能力欠缺、養成習慣差、自信心不足、挫折感強、對就業前景迷茫,對這些心理問題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但同時看到,這些手段只能是頭疼醫頭。

    而創建和諧校園心理環境,使學生在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環境下生活、學習,對學生的身心理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3)職業學校現階段師生關系

    現階段師生關系總體上體現了尊師愛生的優良傳統,教師敬業樂教,學生尊師,家長重教,師生交往更趨于民主、平等、合作等。但也應看到,隨著就業對知識層次要求的提升,家庭對學生期望值的增大,職業學校師生關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表現出的傾向性問題是教師工作壓力大、職業成就感低、心理疲勞和職業倦怠比較嚴重;學生自卑厭學、成就動機水平低、求知欲不強和進取心不足普遍存在;師生感情產生隔膜,師生之間知識傳遞的渠道在拓寬,而感情溝通渠道在縮小的趨勢。

    2、創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系列實踐

    基于是上述目的,結合師生心理關系和理論和我校師生關系問卷調查,我們學校從師生作用入手,開展了創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系列實踐。

    1)加深師生的相互認知

    ①組織師德教育系列活動。請志專家來校講座,舉行師德演講比賽,組織教師對如何克服職業倦怠,做稱職的人民教師等話題展開講座討論,重新認識教師這一職業的職責,研究學生關愛學習,更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學生,同時還展開學生對教師評教活動,每學期2次,學生對給教師的授課情況評分,并中肯地提出他們的意識和建議,此舉不僅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同時也對個別長期從事教師職業而患職業倦怠癥的教師起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②開設“校長信箱”,開通了學生與校長對話的渠道。自信箱開設以來,共收到學生來信三百多封,學生在給校長的信中提出對學校有用的建設性意見,同時提出他們的疑惑,校長非常重視學生的來信,很多問題交到有關部門督促解決,并定期在晨會上與同學們就校園內日常生活與教學中發生的問題交流看法,此舉縮短了學生與校領導、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對領導、對教師有了新的認識 ,他們從與校長的“對話”中感受到了學校對他們的重視、關愛。

    ③讓學生當主人。在師生共同參與的校運上,到處是學生裁判的身影,他們秉公執法,認真履行職責,受到師生的好評;學生會文藝部組織的學生卡拉OK大賽,學生踴躍參加氣氛非常熱烈;美化課室活動中,同學們開動腦筋,把本班的課室裝扮得非常有個性;在許多班級采用了干部民主選舉制或競爭選制,一個學期選舉一次。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了班級管理中。在所有這些活動中,學生們嘗到了做主人的滋味,他們的才能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展示,師生間形成良好的積極互動。

       2)拓展師生交往的時間與空間

       ①各教研組全力推選課題研究,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方法,改變課堂上“我講你聽”的師生交流模式。經過認真總結積累,各教研組依據自己的學科特點,在教學上都有了一套自己特有的教學方法,如實施的電氣部“項目教學法”,教學中學生與教師有了很大的交流空間,因為要共同探討課堂應完成的任務,師生關系更密切,更平等。又如語文組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政經組的“小組教學法”;英語組的“任務型”教學,這些新的教學方法體現著“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導思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關注學生的感受和與學生的互動 ,使師生關系更密切,學生更接受教師的授課。

        ②開展學生的自我教育活動。學生將自我教育內容填寫在《學生自我教育手冊》里,每周班主任對《學生自我教育手冊》給予意見反饋,學生在手冊里傾訴自己在學習上的苦惱,在人際交往上的不愉快,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彷徨,同時也讓教師一起分享他們的成功與喜悅。通過填寫手冊內容,使教師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學習、生活與想法,教師通過“建議”欄對學生的困惑給予多解答,使得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與平易近人。這個小小的手冊成了自我認識、師生間相互認識與有效的渠道。

       ③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生的課外活動。教師在課外活動中表現出的教學能力之外的特長,對學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與感召力。在運動會上,師生同場競技;在藝術節上,師生同臺表演;科技制作小發明比賽中,教師令人嘆服的指導;辦心理校報,師生共同的付出……,課外交往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共同興趣,共同參與,給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雙方由此產生的好感還遷移到教學、德育等工作中去,學生更親近老師,更“服”老師。

    3)改進師生交往的方式和方法

    ①多方式、多渠道開展師生座談、談心活動。學校定期或不定期的召集學生干部、學生代表,由校長、相關處室領導等直接與學生對話溝通,鼓勵學生對教師的的教學、師德、學校的后勤服務等方面提出意見并“出謀劃策”,及時反饋教育教學、后勤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問題,為學生的生活、學習提供一個舒適、寬松的環境。

    ②開展“教師課堂規范用語、個性品德評語”活動,提高師生交往的質量。為改變傳統的千人一面、公式化的教師用語與評語,學校鼓勵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充滿情感的激勵的個性化語言,讓學生在與教師交往的點點滴滴中感受到溫暖、關愛。

    4)教師在教育教學教程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形成人格健全發展的自我機制。

    學生處在學校的一個客觀環境,從心理上來說,他還處在一個自己所能感受的主觀經驗的世界之中,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教程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形成自我機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我認識:針對學生的自卑心理,加強自我認識,鼓勵學生自我發現自己的優點,善于發揮自己的長處。如教師讓學生自我發現5-10個優點。

              養成習慣:“播下習慣的種子,得到性格的收獲;播下性格的種子,得到命運的收獲”。教師讓學生查找自己的一個好習慣和一個壞習慣,并提出揚棄措施與步驟。

              自我認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給學生的個好的導向,以引導學生的行為取向。如在某班有1個學生自讀書以來從不遲到,多么的不容易啊,但這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這種認同易導致積極的關注。

              自我服務:發揮學生會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引導班干部形成自我機制。學生會在學校的各項活動、日常管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運動會、藝術節等,甚至教師比賽,都有學生會的身影,要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自我教育手冊:每學期一本,每周寫一次,有計劃、自我體驗、自我總結評價,促進了學生的自主、自律、自治、自教。

              《心林心語》月報:學生每月出版一期心理學刊物,關注當前學生的心理問題,以期形成學生心理的自我調適和相互正影響。

              主題班會由學生主持,學生提出主題或師生共同確定主題。

              國旗下的講話,由原來的教師宣講改由學生自我認識談體會,更貼近學生所想、所求,對學生的影響和震撼更大。

              環?;顒樱涸趧摻ňG色學校的過程中,教師帶領同學們深入企業,了解自然,這種社會實踐的消化,消除了教育痕跡,潛移默化,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5)優化教師與家長關系

    教師不僅要讀懂“學生這本書”,還要讀懂“家長這本書”。和諧的家校合作對師生關系有正面的促進作用,對全面了解學生、關愛學生、引導學生的身心發展有產生積極而重要的影響。

    ①開好家長會。據調查,珠海市第三中等職業學校的家長普遍處于社會的底層,教育、文化、經濟的背景決定家長在教育小孩的劣勢,如何化劣勢為優勢,使學生的教育環境更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是家長會的關注焦點。

        一方面,讓學生談學習心得體會、家長談培養小孩的體會,真誠、坦誠地交流。另一方面教師與家長共同探討教育觀念、方法、內容。同時,讓心理老師談新生入學心理狀態、如何協助學生調適心態;印發學習資料,提升家長愛的智慧,如李開復博士的《致家長的一封公開信》,至情至理。

    在會上溝通之余,做好家長會的延伸,教師保持與家長長期的溝通與對話。

    ②開展“親情孝心教育”系列活動。親情是人生最美好的情感,學生的情感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教育的參與及內化,也影響著對愛的感受與回饋。許多學生家庭父母下崗、離異、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低、不健康娛樂多等導致家庭親情淡化的諸多因素。學校兩年來“親情孝心教育”善于抓住教育時機,通過如母親節、父親節等,親情演講比賽,孝心明星評選,主題班會等方式,以情、以心踐行,效果明顯。

       6)對師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對全校教師進行“心理學C證”培訓,部分骨干教師再進一步參加A證、B證的培訓。經過學習、培訓,老師們常常在班級管理中自覺運用心理學原理,對學生進行疏導、說服、教育,同時教師自己也進行自我調適,避免將自身的生活、工作壓力帶到學生中去。學校開設了心理課程,越來越多的學生愿意接受心理教育、心理輔導,由學生心理興趣小組自辦的“心林心語”校報深受同學們的喜愛,爭相閱讀。

    四、師生關系及其對學生身心展影響的思考

    1、教師應正確認識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特性,關注學生的心理需要,理解并幫助學生。中學時期是學生在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的突變期、關鍵期,是從幼稚走向成熟、依賴性與獨立性并存的矛盾時期,是心理活動從開放走向閉鎖,開始不愿表露內心世界的時期,也是思想單純、少有保守觀念,應對方式情緒化,好走極端的時期。作為教師,應按學生內心所需出發,指導學生走出困惑,克服困難,直面人生。

    2、教師應幫助學生確立明確的發展目標,并按社會市場的需要來培養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的宗旨,這樣有利于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在職業中學里大多數學生是選擇就業的,他們對未來既懷著希望又內心彷徨,因為社會需求不斷變化,他們所學的專業是否能給他們的就業帶來保證,這是職中生非常關注的問題。他們需要師生之間更多的情感溝通與交流,以其幫助他們樹立未來的信心,明確專業的方向,還有明白如何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以便有更好的就業。

    3、規避師生間的心理位差效應,信任學生,平等溝通,引導學生形成身心全發展的自我機制。教師處于心理的上位,學生處于心理的下位,這是教與學自然角色位差的客觀存在。通過校正心理位差,提倡平行溝通交流,規避單向錯位。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因此要引導學生形成身心全發展的自我機制,處理好“授之以魚”還是“授之以漁”的關系。

    4、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望,教師成為學生人格的示范者。師生的人格和諧是愛與智慧的藝術,通過師生互動,親其師、信其道,以理服人致心理認同,情感共鳴致心理相容。

    注重師生情感的交流,言教身教,教師的人格魅力才能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師生之間有深厚的感情,學生才能將教師的人格特質經由認同作用加以內在化而形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5、師生關系的心理學取向。堅持“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教育觀,教師的主導性應是教師在師生關系中表現更為主動、引導,而不是權威,更不是決定;教師和學生都是教育的主體,同時也應看到教師和學生都是教育的客體。因此我們倡導的師生關系是平等信任、健康和諧的取向。

     

     

    參考文獻:

    1、第斯多惠的和諧教育思想 王冀平 http://www.southcn.com/nflr/xssc/200501260193.htm.

    2、張啟家,《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育人環境》

    http://www.fyeedu.net/info/10806-1.htm.

    3、李德顯,《師生權力與角色分析》,《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2.

    4、張彥君,《師生關系的心理學思考》,

    http://mind.studa.com/bulletin/060325/2006032414055885.html

    5、羅寶鳳,《從自體心理學的理論分析師生關系及其對人格建構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005.2.頁 325 – 352.

    6、崔利玲從文化差異看師生關系  http://gljy.nje.cn/glts/cll/xxlr1.asp?ID=5260.

    7、朱寧波《倡導師生關系---重建師生關系》《中國教育報》2002944.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地址:廣東省珠海市九洲大道西3024號 郵編:519070 電話:0756-8654882

    報名咨詢:0756-8614785 就業咨詢:0756-8654783

    粵ICP備06058487號

    粵公網安備 44040202000547號

    版權所有: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思思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播放免费视频完整版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日韩最新视频一区二区三|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久久精品日日躁精品|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91精品美女在线|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2|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男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22|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国产999精品2卡3卡4卡|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