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柏健校長在“兩岸四地職業技術教育研討會”上發言
由澳門教青局主辦、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承辦、科學館協辦的“兩岸四地職業技術教育研討會”10月5日至6日在澳門舉行,以“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與策略”為主題,來自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以及澳門教育界人士約二百人出席。我校梁柏健校長作為廣東省的發言嘉賓在會上發言。
與會嘉賓合影 (照片來源:澳門日報)
梁柏健校長在會上發言
梁柏健校長做的題為《加強兩岸職業教育合作的幾點思考》的發言,共包括加強兩岸職業教育交流與合作,是經濟、教育日益全球化形勢下的必然選擇;對加強兩岸職業教育交流與合作的四點思考等內容。他說,在今后的辦學中,珠海理工職業技術學校將努力拓寬國際化辦學視野,加快與港澳的合作與交流,希望能開啟與臺灣的合作與交流,共同培養國際化的技能型人才。同時要主動適應珠三角經濟發展方式與經濟結構調整的要求,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優勢拓展為全社會服務的功能。
新聞鏈接:10月6日澳門日報關于本次研討會的報道
二百學者出席 拓視野謀發展
兩岸四地共探職教策略
由教青局主辦、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承辦、科學館協辦的“兩岸四地職業技術教育研討會”昨起一連兩天舉行,以“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與策略”為主題,來自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以及本澳教育界人士約二百人出席。教青局代局長郭小麗表示,期望透過研討會,集合兩岸四地專家學者和教育界交流經驗,并就現代職技教育發展策略提出意見,共同推動職教發展。
研討會開幕式昨日上午十時在科學館會議廳舉行,教青局代局長郭小麗、副局長老柏生,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理事長孫家雄,科學館董事長林金城,廣東省教育廳高中與中職教育處副處長吳艷玲,新竹明新科技大學校長馮丹白主禮。
千九人讀職技課程
郭小麗致詞稱,特區政府十分重視職業技術教育,為配合《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和教育領域的施政方針,近年大力推動職技教育發展,持續加大資源投入,鼓勵本澳學校開辦職技課程,并逐步完善職技教育制度,推動課程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二○一二/二○一三學年,本澳已有兩所公立學校和七所私立學校開設了旅游、商業行政、信息商務、電力工程、會計與電子商務、美術設計、音樂、舞蹈、體育、多媒體文化創意和社會服務等四十一個職技教育課程,就讀學生共有九十七個班、近一千九百人。
縱觀澳門社會發展和青年一代成長都要求系統規劃和調整“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就社會發展而言,澳門要建設成為世界旅游休閑中心,發展旅游博彩業的同時,須穩步促進產業適度多元發展,培養會展、文化創意、商貿服務、中醫藥等方面的技術人才。年輕一代成長需有廣闊、多元、符合個人興趣及潛能發展需要的空間,政府和教育系統應從制度、投入和實際運作等方面提供有效支持。
發言論文輯錄成書
郭小麗指出,近年,內地、香港和臺灣在職技教育發展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未來,將繼續學習和借鑒有關的經驗和成果,拓展視野,進一步探索澳門職技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道路。
研討會分為主題發言及分組討論。主題發言為“海峽兩岸職技教育現況、發展和策略”,交流海峽兩岸地區的有關研究及實踐經驗,探討職技教育的人才培養、學生就業等。與會者分享了各地區推行職技教育和職業訓練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研討會上發言及提交大會的論文將輯錄成論文集,供與會者和有關教育工作者參考。
本報記者 楊夏怡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