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晚報:圍繞“全面+特長”,珠海理工學校在職業教育上大膽創新在校是多面手 出去成職場精英
□采寫:本報記者 李梅容
□通訊員 尹成
除了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在內涵建設上大膽創新,推行“全面+特長”的育人理念,讓學生在學校成為多面手,為就業后成為職場精英奠定基礎。
1、最高榮譽
葉志偉是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12屆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學習認真,愛鉆研專業技能。他參加在日本舉辦的第42屆世界技能大賽信息網絡綜合布線項目亞洲預選賽獲得特等獎,并且創下了該賽事的WORLD RECORD 2013(2013世界紀錄)。這是迄今為止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師生獲得的最高榮譽。
葉志偉2012年畢業后留校任教,成為母校的一名教師,他與他的老師趙國斌合作所指導的選手歐陽嶺南、韋國發、張啟明在剛剛結束的2015年廣東省技能大賽綜合布線項目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并獲得該項目的國賽資格,將于近期代表廣東省參加該項目的全國技能大賽。
2、人才輩出
持續近一個月的2015年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已于近日閉幕,市理工學校學生選手共獲得一等獎9個、二等獎7個、三等獎6個的好成績,加上單獨組織的國賽選拔賽項目,學生組共取得8個項目參加全國大賽的資格,取得職業院校學生職業技能大賽自2007年開賽以來市理工學校學生參加省賽的最好成績。
自2007年開賽以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衡量職業學校辦學水平的中職學生職業技能大賽中,市理工學校學生每年都有學生在國賽中獲獎。共獲得了12個全國一等獎、18個全國二等獎、14個全國三等獎、68個廣東省一等獎。
3、多才多藝
去年12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文藝晚會”在澳門隆重上演,珠海理工龍獅社應邀參加了當晚的演出,他們朝氣蓬勃的表演成為當晚的一大亮點。珠海理工2001年將醒獅帶入課堂,經過十余年的沉淀,培養出一大批專業的醒獅師傅。學校原創舞蹈《獅徒》還獲得廣東省舞蹈大賽一等獎。
市理工學校為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共成立了四大類共108個學生社團,其中明星社團包括:舞蹈隊、沙田民歌基地、醒獅隊、茶藝沙龍、演講協會、跆拳道協會等。
近兩年,珠海理工藝術團參加了省內省外的各種大型演出達100多場,為社會、用人單位輸送了一批有專業技能、有特長、綜合素質高、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人才。
4、 武狀元說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學校被選拔參賽的經歷,讓我明白,唯有努力了才可能抓住機遇,盡管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會成功。”
——市理工學校學生,2014年全國“機器人技術應用”競賽一等獎得主陳宇鵬
“通過比賽,我認識到一切成功的起點是興趣,一個人追求的興趣越濃厚,他的潛力就越發掘得快,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
——市理工學校學生,2013年全國機電一體化競賽一等獎得主林偉
5、 就業率高
記者從珠海理工學校獲悉,為方便學生就業,該校每年都會舉辦兩次大型就業推介會,每次都有近百家企業來校招聘。近3年,學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據統計,去年該校舉辦的夏季校園招聘會共有73家企業提交參會申請,經篩選和審核,有60家企業獲得進場名額。該次參會企業計劃招聘崗位總數1484個,967名學生參加面試,最終達成就業意向809人,一次性上崗率達83.7%。
6、職場精英
“在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就讀這3年,成為我人生的轉折點!”99級汽(2)班的學生劉將,闊別多年重返母校,向全校師生道出這番肺腑之言。
珠海第三屆汽車摩托車維修技能競賽團體第一名,馬自達汽車維修技能競賽全國第二名,馬自達亞洲及大洋洲區的維修技能競賽第三名……經過系列大賽的磨練,劉將已經成為行業的佼佼者。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剛進入市理工學校時,他還是一名一上課就發困的學生。經過學校老師的教導和專業課的磨練,他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除了劉將,不少就讀于珠海理工的畢業生,就業后都成為了行業的精英。
畢業生袁偉康,2007屆電氣專業學生,2010年獲得廣東省機電一體化技能大賽一等獎,2010年畢業,現在廣州南沙區廣州立智化工有限公司工作,任職電氣儀表技術總監。
畢業生楊秋海,在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就讀電氣與電子技術專業,獲得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生產線安裝與調試省賽一等獎、國賽二等獎,2011年考入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就讀,獲得高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生產線安裝與調試省賽一等獎,國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