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晚報:珠海理工職業技術學校斗門校區創新非遺傳承模式推出普通話版沙田民歌
本報訊(記者鄭振華)昨天上午,珠海理工職業技術學校斗門校區沙田民歌工作室正式揭牌,記者獲悉,該校區創新非遺傳承模式,推出普通話版沙田民歌受到各界好評。
據了解,沙田民歌是亦漁亦農的疍家人從東晉以來傳唱至今的口頭文學,在斗門區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被列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由于沙田民歌的地方口音較重,外地人難以聽懂,對大部分年輕人失去吸引力。為弘揚沙田民歌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珠海理工職業技術學校斗門校區成立了沙田民歌工作室,在挖掘、保護、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上,致力于沙田民歌的研究和創作。
目前,該工作室已獲得10萬元的專項經費,聘請了廣東咸水歌研究會會長馬國華、著名音樂制作人張勁松擔任顧問。
上一篇:珠海網:市青少科技創新賽作品秀[ 12-25 ]
下一篇:珠海特區報:斗門首個沙田民歌工作室掛牌 傳承發揚家民歌文化[ 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