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香洲校區)
冷鏈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
人才培養方案
?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專業名稱:冷鏈物流服務與管理
專業代碼:730802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三、修業年限
3年。?
四、培養目標
?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主要面向道路運輸業、裝卸搬運和倉儲業等行業的道路貨物運輸、低溫倉儲等職業群,培養從事冷鏈運輸調度、冷鏈配送、冷鏈倉儲、冷鏈設備維護、冷鏈市場營銷等一線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職業面向
表1 專業主要面向職業
所屬專業類(代碼) | 對應專業名稱(代碼) | 對應行業(代碼) | 主要職業類別(代碼) | 主要崗位群或技術領域舉例 |
財經商貿類(12) | 冷鏈物流服務與管理(122700) | 道路運輸業(54) 裝卸搬運和倉儲業(59) | 道路運輸服務人員(4-02-02) 裝卸搬運和運輸代理服務人員(4-02-05) 倉儲人員 (4-02-06) | 冷鏈運輸調度人員; 冷鏈配送中心人員; 冷鏈倉儲人員; 冷鏈項目運營人員; 冷鏈設備維護人員; 冷鏈市場營銷人員 |
六、人才規格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以下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
1.職業素質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道德品質和法律意識,遵守國家和行業相關法律、法規;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體能;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自覺遵守行業法規、規范和企業規章制度;
(3)具有正確的擇業觀念,敬業愛崗、吃苦耐勞、忠于職守,誠實守信;
(4)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愛護貨品、尊重客戶;
(5)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較強的溝通能力和人際關系協調能力;
(6)具有嚴格按照冷鏈物流操作規程工作的意識和良好的專業作業行為習慣;
(7)具有物流企業安全作業觀念、環保節約意識及創新精神;
(8)具備繼續學習、自我提高及終身學習的能力;
2.專業知識
(1)掌握必備的思想政治理論、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
(2)熟悉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環境保護、安全消防等知識。
(4)了解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相關知識。
(5)熟悉冷鏈物流管理的知識。
(6)熟悉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相關知識。
(7)掌握冷庫及冷藏技術知識。
(8)掌握食品貯藏保鮮相關知識。
(9)掌握冷藏運輸技術及應用的相關知識。
3.技術能力
(1)具有探究學習、終身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3)能夠利用冷藏運輸技術進行運輸操作。
(4)能夠熟練使用叉車、地牛、掃描槍等常用物流設備。
(5)能夠開展倉儲與配送管理、項目運作與管理、冷鏈物流管理等活動。
(6)能夠熟練運用食品貯藏保鮮技術。
(7)能夠在冷鏈倉儲、運輸、配送和消費過程中應用物聯網技術。
(8)能夠對冷鏈企業進行安全管理和質量管理。?
七、主要銜接專業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中職)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高職)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高職本科) |
730801 | 物流服務與管理 | 530801 | 物流工程技術 | 330801 | 物流工程技術 |
730802 | 冷鏈物流服務與管理 | 530802 | 現代物流管理 | 330802 | 現代物流管理 |
730803 | 國際貨運代理 | 530803 | 航空物流管理 | ? | ? |
730804 | 物流設施運行與維護 | 530804 | 鐵路物流管理 | ? | ? |
? | ? | 530805 | 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 | ? | ? |
? | ? | 530806 | 港口物流管理 | ? | ? |
? | ? | 530807 | 工程物流管理 | ? | ? |
? | ? | 530808 | 采購與供應管理 | ? | ? |
? | ? | 530809 | 智能物流技術 | ? | ? |
? | ? | 530810 | 供應鏈管理 | ? | ? |
八、課程結構
課程類別 | 必修課 | 選修課 | ||||
限選課 | 任選課 | |||||
課程類型 | 基礎模塊 | 專業模塊 | 拓展模塊 | |||
文化課 | 計算機基礎課 | 專業核心課 | 專業方向課 | 專業課+實習 | 人文課 | |
學時 | 756 | 288 | 900 | 72 | 36+1044 | 36 |
比例(%) | 24% | 10% | 29% | 2% | 1%+33% | 1% |
課程 | 公共基礎課(人文課)① | 專業課② | 一體化教學課③ | 校內集中實訓④ | 生產性實訓⑤ | 頂崗實習 |
學時 | 756 | ? | ? | ? | ? | 1044 |
比例(%) | ? | ? | ? | ? | ? | ? |
九、課程設置及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
(一)公共基礎課程
公共基礎課程包括:語文,數學,英語,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計算機應用基礎,體育與健康,公共藝術,歷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基礎課。
表2 公共基礎課程主要教學內容
?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學分 |
1 | 職業生涯規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大綱》開設,并于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2 |
2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大綱》開設,并于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2 |
3 | 經濟政治與社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經濟政治與社會教學大綱》開設,并于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2 |
4 | 哲學與人生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哲學與人生教學大綱》開設,并于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2 |
5 | 語文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開設,并于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44 | 8 |
6 | 數學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開設,并于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08 | 8 |
7 | 英語(含專業英語)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開設,并于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44 | 8 |
8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開設,并于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44 | 8 |
9 | 體育與健康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開設,并于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44 | 8 |
10 | 高級辦公應用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開設,并于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44 | 8 |
11 | 心理健康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學大綱》開設,并于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2 |
12 | 音樂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教學大綱》開設,并于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2 |
? ? ?(二)專業課程
專業課程由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方向課程、綜合實訓課程和實習實訓課組成,含校內外實訓、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
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冷鏈物流基礎、生鮮貨品知識、物流會計、冷鏈運輸作業實務、冷鏈倉儲作業實務、冷鏈物流設備運行與維護、冷鏈配送作業實務、國際貿易實務、冷鏈物流客戶服務。
專業方向課程包括:電子商務與物流、智慧物流管理實務、物流大數據分析實務、物流地理、農產品冷鏈物流、食品冷藏工藝、冷鏈物流信息技術。
綜合實訓課程包括:冷鏈物流虛擬仿真實訓、冷鏈物流綜合崗位實訓、冷鏈物流虛擬仿真實訓-倉儲模塊、冷鏈物流虛擬仿真實訓-運輸模塊、冷鏈物流虛擬仿真實訓-國貿模塊、冷鏈物流虛擬仿真實訓-配送模塊。
實習包括:跟崗實踐、頂崗實習。
1.專業核心課程
表3?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教學內容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學分 |
1 | 生鮮貨品知識 | 了解生鮮貨物屬性;能對各種生鮮貨品進行養護、驗收;能辨識貨品包裝物上標識圖案和貨品商標 | 72 | 4 |
2 | 物流會計 | 了解會計要素;會計基本等式;熟悉會計科目與會計賬戶的關系;能初步應用借貸記賬法分析簡單的經濟業務并編制會計分錄。熟悉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填制及要求;熟悉賬簿種類及其登記方法;熟悉錯賬更正方法的適用性和操作方法。了解財產清查種類、清查方法和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初步認識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能夠對中小型企業進行全套賬務處理。 | 72 | 4 |
3 | 冷鏈物流基礎 | 了解各種物流活動;理解各類冷鏈物流企業類型,冷鏈物流企業主要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掌握冷鏈運輸、冷鏈倉儲、冷鏈配送等物流主要作業方式及其作業流程;能使用冷鏈物流設備進行簡單操作。? | 72 | 4 |
4 | 冷鏈運輸作業實務 | 了解公路作業流程及相關冷鏈運輸崗位職責和作業要求;能識讀、添置和運用各種公路冷鏈運輸單證;能根據冷鏈業務和貨運需要選擇合理冷鏈運輸方式及核算運費;能接受、處理公路冷鏈運輸委托,合理配置冷鏈物流設備、配載車輛,跟蹤客戶運單信息,處理運輸事故。 | 72 | 4 |
4 | 冷鏈倉儲作業實務 | 了解冷鏈倉儲企業的設立條件、程序、組織結構、崗位設置和業務內容;掌握冷鏈倉儲企業貨物入庫作業、貨物在庫管理、貨物出庫作業流程和注意事項;能按照企業要求完成作業任務 | 72 | 4 |
5 | 冷鏈物流設施與設備 | 了解冷鏈物流各種設施與設備的分類、作用;熟練操作常用的設備,能對設備進行常規保養及維護。 | 72 | 4 |
6 | 冷鏈配送作業實務 | 了解冷鏈配送企業的設立條件、程序、組織結構、崗位設置和業務內容;掌握冷鏈配送企業貨物配送作業流程和注意事項;能按照企業要求完成作業任務 | 72 | 4 |
7 | 國際貿易實務 | 了解國際貿易的基本特征和相關法律法規,熟悉國際貿易合同的主要條款、貿易方式、貿易術語,熟悉海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知識,會計算保險金額與保險費;了解國際貨款的結匯方式;會辦理一筆典型的出口貿易在各個環節中的基本業務。 | 72 | 4 |
8 | 冷鏈物流企業管理實務 | 了解冷鏈物流企業的涵義和類型、冷鏈物流企業管理的定義和要素;了解冷鏈物流企業營銷的含義和任務;了解冷鏈物流企業客戶服務的內涵、要素及衡量;了解冷鏈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內容以及績效評估;了解冷鏈物流企業設備管理的內容,了解冷鏈物流企業貨品管理中的分類方法及原則,了解冷鏈物流信息的定義、作用,了解冷鏈物流企業成本的概念、構成、分類及成本管理的內容。 | 72 | 4 |
9 | 冷鏈物流客戶服務 | 了解物流客戶服務工作內容、物流企業客服部門;掌握客服基本禮儀與溝通方法;會收集物流客戶信息,辦理客戶訂單業務、處理客戶投訴、操作客戶關系系統(CRM)、維護客戶關系。 | 72 | 4 |
10 | ? | ? | 72 | 4 |
11 | 冷鏈物流崗位綜合實訓 | 掌握現代物流中心的概念及功能,現代物流中心的任務,現代物流中心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現代物流中心的功能和分類,現代物流中心結構與布局,現代物流中心設備,現代物流中心的入庫,在庫管理、出庫,配送配載作業,配送中心的功能,配送中心的基本作業,分揀作業的流程和出貨作業,配送路線設計等。具備一定的實操能力,擁有操作基礎物流設備的能力,可以有效的組織各項物流活動并制定現代物流中心工作計劃;具備管理和操作各種現代先進物流技術與分析具體問題的基本能力;熟悉軟件的業務流程與相關單證的制作。 | 72 | 4 |
?
表4專業方向課程主要教學內容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學分 |
1 | 電子商務與物流 | 了解電子商務業務類型,電子商務與物流的關系;能進行簡單的電子商務貨品采購、跟蹤采購進程、組織實施采購方案;會根據相關資料進行初步的庫存狀況分析、制定庫存管理計劃,控制庫存,選擇合適的物流服務供應商。 | 72 | 4 |
2 | 智慧物流管理實務 | ? | 72 | 4 |
3 | 物流大數據分析實務 | ? | 72 | 4 |
4 | 物流地理 | 掌握國內主要交通樞紐、物流節點和運輸干線,經濟資源、交通運輸網,國際主要口岸、重點海運航線、航空線路及大陸橋;能根據貨運要求,在地圖中查找鐵路、公路、水路、航空路線與節點;會收集、分析、整理物流地理信息資料;能根據貨物流向及實際環境選擇合理運輸方式 | 72 | 4 |
5 | 農產品冷鏈物流 | 了解農產品分類及屬性;能對各種農產品進行養護、驗收;掌握農產品運輸流程及相關要求 | 72 | 4 |
6 | 食品冷藏工藝 | 了解食品冷藏的概念,各種制冷設備的結構、作用、工作原理等知識;掌握冷藏運輸的基本手段解決相關問題;能夠對食品冷庫進行簡單設計 | 72 | 4 |
7 | 冷鏈物流信息技術 | ? | 72 | 4 |
?3.專業選修課
(1)叉車操作實務
(2)photoshop
(3)電子商務基礎
(4)辦稅員考證
(5)營銷心理學
(6)形體禮儀
4.綜合實訓
? ?綜合實訓是本專業重要的專業綜合實踐教學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熱愛勞動、遵守紀律的品德;培養經濟觀念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嚴謹作風;使學生的基本素質、創新能力和意識得到培養和鍛煉。綜合實訓安排在第四學期,在校內實訓場地根據課程項目進行關鍵崗位的單項和綜合技能訓練;指導教師提供整套情境模擬資料,由學生分小組輪訓完成。
5.認知實訓、跟崗實踐和頂崗實習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到物流相關企業進行“認知”實踐,認知實習的目的是使學生對物流企業有初步的認識,對物流行業有初步的概念。在最后一學年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學生在物流企業中擔任一般崗位員工,學習崗位技能,為就業打好基礎,配備專業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師傅,制定并落實頂崗實習跟蹤制度。
十、教學時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學年為52周,其中教學實踐為40周(含復習考試),累計假期12周,周學時一般為28學時,頂崗實習按每周30小時(1小時折合1學時)安排,3年總學時數3132。我校實行學分制,一般16~18學時為1學分,3年制總學分為174學分,軍訓、社會實踐、入學教育、畢業教育等活動以1周為1學分,共5學分。
公共基礎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1/3,專業技能課學時約占總學時的2/3.課程設置中設有選修課,學時占總學時比例不少于10%。
(二)教學安排建議
?
11、教學實施
(1)教學要求
? ?公共基礎課教學要符合教育部有關教育教學基本要求,定位于培養學生基本科學文化素養、服務學生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重在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創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職業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 ?專業技能課按照相應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強化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提倡行動導向型教學模式,具體采用引導文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角色扮演教學等方法,利用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將學生的獨立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引導教學、崗位實踐等教學組織形式有機結合。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較抽象的原理性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2)教學管理
? ?更新教學管理理念,緊密圍繞“先教做人,后教做事”的培養原則,堅持和以人為本,把培養學生“學會做人”作為教學管理的出發點。把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作為教學管理的重點,把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作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管理的始終,努力營造一個相互滲透、齊抓共管的育人體系和教學氛圍。
? ?完善各教學環節的規章制度,建立質量監控標準。中等職業學校要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深化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制度改革,使教學各環節有明確的規定和評價檢查標準,為順利實行教學改革和教學工作規范奠定基礎。
? ?更新教學基礎設施,各類教學改革項目經費投入(即硬件建設)要服務與教學模式改革的實施。
結合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積極推動行動導向型教學模式的實施。通過組織教師集體備課、說課,開公開課、聽評課等。加快教學資源的建設,支撐行動導向型教學的落實。
12、教學評價
? ?教學評價主要包括教師教學評價和學生學業評價兩部分。
? ?1.教師教學評價
? ?教師教學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教學能力評價(綜合素養)、教學過程(行為)評價和教學目標評價三部分。具體實施過程中通過學生評教(綜合素養:學生認可度、滿意度、教學行為)、教學常規檢查(教學過程、教學目標達成)、物流行業企業專家評(教師對生產技能掌控度)等部分。
? ?2.學生學業評價
? ?堅持用多元評價方式引導學生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評價應體現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評價過程的多元化。對學生考核評價兼顧認知、技能、情感等多個方面。專業技能課評價方式如下:
(1)職業素養評價。每門專業課技能課學習,均需與相應崗位對應,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與職場要求對應。因此,物流職業素養培養在課程學習中占非常重要地位,學生專業技能課程學業評價中獎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納入評價。
(2)職業技能評價。職業技能的培養是專業技能課程的重點,評價的重點是基本技能掌握與應用,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 ?(3)學習能力評價。現代物流企業基層崗位對高科技應用能力要求較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知識與技能遷移能力關系到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
上述三類評價可采用觀察、口試、筆試、頂崗操作、職業技能大賽、職業資格鑒定等綜合評價方式;評價過程中注重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結合。
13、實訓實習環境
? ?本專業應配備校內實訓實習室和校外實訓基地。
(1)校內實訓實習室
? ?校內實訓實習必須按學校開設的專業方向,具備倉儲與配送方向、運輸業務方向、國際貨代方向和快遞業務方向的基礎作業能力實訓室,物流綜合實訓室和創業孵化室。
? ?1.基礎作業能力實訓室
? ?滿足倉儲與配送方向、運輸作業方向、國際貨代方向和快遞業務方向的基礎作業能力實踐教學和專項技能訓練要求,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 ?基礎作業能力實訓室主要工具和設施設備見下表。?
(2)校外實訓基地
? ?學校采取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體現“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教特色。與企業加強深度合作,采取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工學交替培養模式、學徒式培養模式及滾動輪訓等符合學校特點的模式,加大創新力度,發展和完善“校企一體化、工學結合、工學交替”的辦學模式,促進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健康發展,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物流技能人才。
14、專業師資
?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和《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的有關規定,進行教師隊伍建設,合理配置教師資源。教師學歷職稱結構應合理,至少應配備具有相關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2人;建立“雙師型”專業教師團隊、其中“雙師型”教師應不低于60%;有業務水平較高的專業帶頭人,并聘請行業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其中本校專業師資除按中職學校專業教師要求外,另加對物流專業教師提出如下職業技能要求:
? ?1.具備物流及相關專業技術職務(非教師系列)任職資格或具備物流及相關專業(工種)技術三級以上等級證書。
? ?2.具備物流企業生產實習1年(累計)以上經歷。
? ?3.定期參加所授課程的相關崗位職業資格進修培訓。
? ?4.每學年參加、帶隊指導頂崗實習或專業社會實踐活動。
? ?5.定期參加相關專業學術研討活動,及時掌握本專業前沿信息;每兩年至少參加物流專業教師培訓學習一次。
十五、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