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工作常規
一、總 則
1、教學是教師的中心工作,教師必須對學校、學生和自己負責,認真開展教學活動、執行教學常規,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2、教學常規工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是教學的基本功,全體教師必須認真做好。
3、教學常規工作包括制訂教學工作計劃、備課、課堂教學、實驗與實習、作業布置與批改、教學輔導、考試與考查、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教學業務檔案等。
4、教師在教學常規活動中,必須使用普通話。
二、制訂教學工作計劃
教師制訂教學計劃分為三個部分:學期教學進度計劃、單元或章節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制訂教學計劃的基本要求是:
1、認真學習、掌握課程標準,并執行教學大綱。
2、熟練掌握教材內容,認真分析教材結構。
3、積極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認知前提、學力狀況和個性特點。
4、確定教學目的和要求。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5、制定教學進度。提出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6、確定重大的教學活動,如參觀、實驗、實習等。
三、備 課
1、深入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掌握教學目的、內容、重點和難點。
2、全面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實際狀況,確定教學方法。
3、根據大綱、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一般包括引入課題、講授新課、小結、鞏固和提高(包括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
4、精心設計板書,備好教具和演示實驗。精心設計和選擇練習材料,做到少而精。
5、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開展年級學科備課活動。同級同科要統一教學目的和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進度和作業要求。
6、上課前要寫好教案,一般要求每兩節課備一個教案,并提前備好兩個課時。教案要規范。要求包括課題、課時安排、教學目的和要求、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內容與設計、教學方法、板書設計、教具準備、練習和作業等。
7、教案詳略因人而定。教齡五年以上者可視實際略寫,教齡五年以下者要寫詳細教案。教務處每學期要檢查教師的教案兩次。
四、課堂教學
教師必須嚴肅認真上好每節課。堅持教書育人、管教管導、嚴格要求、關心愛護學生、重視德育、美育滲透、重視學生課內行為規范的養成,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包括教材、教案、教具、參考資料、書寫工具等。
2、上課要按規定時間準時上課,準時下課,不遲到,不拖堂。
3、課堂教學要以教案為依據,科學有效地把握時間,保證完成每節課的教學任務。
4、課堂教學中,每節課教師講課時間一般不超過三十分鐘。
5、未經教務處同意,教師不得私自調課或請別人代課。教師因故不能上課,要提前一天履行請假手續(特殊情況可先電話請假,過后再書面請假的同時,提供相關證明)。
1、 教師上課要遵守《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教師課堂常規》。
五、實驗與實習
在實驗和實習課教學中,要做到“三個確定(目標、課時、措施)”“四個規范(課程、操作、考核、管理)”、“五個到位(組織教學、講解示范、巡回指導、總結講評、整理歸位)”。除了要按照課堂教學的常規要求做好以外,還必須做到以下要求:
1、要遵守《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電教和實驗實習室工作條例》和各項管理制度,愛護好教學設備。
2 、要特別注意安全,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采取用電、防火、防機械傷害等安全措施。
3、 外出實習,要教育學生遵守承接單位的有關規定和要求,要記錄實習情況,帶隊教師要寫出實習總結。
六、作業的布置和批改
1、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特點布置作業。做到內容和要求明確規范,份量適中,難度適當,精編精選,題型靈活多樣。
2、各學科的課次與作業比例控制在下述范圍:文化課、理論課課次與作業次數的比例為(作業包括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1:(0.95—1)。每次作業量在10—20分鐘之間,技能課可布置少量課外作業,但每項實操技能都要求學生完成實驗報告并作全部批改。
3、教師對課外作業要及時批改,不得讓別人代改。批改的數量和方式可根據各科情況采取全收全改、重點批改或輪流批改、課堂訂正等辦法。文化課、理論課課外作業全收全批次數規定:每周2—3節課的學科,為1—2次;每周4—5節課的學科,為1.3—3次;每周6節課以上的學科,為2—5次。批改的日期要寫明,要按優、良、中、差四個等級或百分制來評定作業成績,作業要及時發還給學生,并及時講評。
4、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對不認真完成作業和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要及時給予教育,并把評定學生完成作業的成績作為學期總評成績的一部分。
七、 教學輔導
1、教學輔導主要包括對學生課堂練習輔導、課外個別輔導和課外活動小組的輔導。輔導的具體方法有:第一、培養拔尖學生的方式:①組織課外研究小組或興趣小組;②開展各種學科競賽活動;③組織輔導尖子學生參加上級有關學科競賽活動;④舉辦專題講座、出版墻報、刊物等。第二、對中下學生培養方式:①組織補課小組和互幫小組;②舉辦專題講座;③個別輔導。
2、輔導要貫徹因材施教、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集體與個別相結合的原則。對拔尖學生要有利于培養他們的特長,要引導、幫助他們超前發展。對中下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愛,以鼓勵表揚為主,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針對存在的問題來開展輔導,特別要注意授之以“漁”。
3、課堂練習、實驗實習,教師要深入學生當中進行指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及時解答疑難問題,輔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和實驗實習。
4、要在統一規定的時間內按時下班輔導,語文、外語、部分專業課教師早讀時間要下班輔導。
5、教師的第二課堂要在學期初(第一周內),由本教研組向教務處提出詳細計劃(包括目標、內容、時間、地點、人員、措施),輔導教師要按規定的時間、地點、內容進行輔導活動。輔導要有記錄、有考核、有總結。
八、考試、考查與考核
考試與考查包括平時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統考、聯考和技術等級考核。
1、期中、期末、統考、聯考考試前,教師要認真指導學生復習。要求:①、復習課,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的加以輔導。②、指導學生系統而有選擇的復習所學知識,解答疑難問題,幫助學生把分散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形成知識結構。③、要著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按教學計劃開設的課程都要進行考試、考查或考核。考試考查的科目由教務處根據教學計劃確定,考試的時間安排:①、統考、聯考科目按統考、聯考部門和學校安排的時間進行。②、校內考試科目,由教務處安排時間。③、考查科目,隨堂進行。
3、專業技能實習課、勞動技術課、外出實習都要進行考核,考核成績納入學生學習成績。
4、命題。 ①、命題要以教學大綱和教材為依據,著重檢查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②、命題內容中基礎知識與能力的比例為6:4,難易要適中,有一坡度和區分度,題型要靈活多樣;③、命好的試題要規范、整潔、字跡工整。④命題由同級備課組統一研究決定,試題命好后交由學科教研組長簽名,并由教研組長按時交教務處審核合格后,即結束命題。
5、監考。監考老師要履行《監考人員職責》,嚴格執行考場規則,對違紀學生要按《考生違紀處理辦法》處理。
6、閱卷。考試科目,教師要按參考答案評卷,成績評定一律用百分制。考查科目和技能考核由科任教師根據學生平時成績和測驗成績以百分制形式給出成績。
7、統計。任課教師要及時進行質量分析、講評、并填入有關表冊、及時交教務處。
8、期末成績總評辦法:A、有中段考試的學科計算辦法:平時成績占20%,中考成績占20%,期末成績占60%;B、無期中考試的學科成績計算辦法: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70%。(A、B兩項補充說明:有分組實驗的學科,理論成績占80%,實驗成績占20%。技能較強的學科計算辦法為:理論、技能成績各占50%)。
九、備課組和教研組活動
1、備課組活動。同級同科教師要堅持集體備課活動,做到定時定點定內容,每周至少活動一次。
2、教研組活動。①、教研組要堅持每周一課時活動。教研組長負責教研組活動的組織工作。②、教師每學年開始應確定教研課題,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學期結束時教師要及時寫好教學小結,及時總結教學實績和教改經驗。③要求每位教師每學年完成一篇教學論文和一節公開課。④、同科老師應形成相互聽課的良好風氣,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2節,(以教務處登記和教師聽課手冊為依據)教研組長及行政領導每學期至少聽課16節。教務處正副主任每學期20節,校長、教學副校長30節。⑤、教師要在規定時間內參加教研組活動。按照教研組計劃的要求認真完成應擔負的各項任務,積極參與組內的教學經驗總結交流和研究活動。
十、教師教學檔案
1、認真填寫《學生成績積分冊》,要求有四次以上的成績記錄。
2、認真填寫《學生成績登記表》。
3、認真填寫《教師工作手冊》,填寫內容有:①、教學進度表;②、教學計劃;③、二次以上單元成績、期中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及試卷分析;④、中段及學期教學小結;⑤、教學實施情況登記,⑥電教設備使用記錄。
4、外出實習學生成績考核表,實習情況記錄資料及實習總結。
5、認真填寫其它的教學報表及教學調查表。
6、教師填寫常規表冊,由教研組長統一收齊,并按時交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