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天地
行事歷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03-28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03-21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03-14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03-07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02-28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02-21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02-14
通知公告
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04-03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04-02
2024年度民主測評優秀…04-01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03-25
珠海理工關于開展2025…03-24
關于成立學校“創新改…03-17
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03-12
學生社團—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陣地
珠海第三中等職業學校 陳文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要,更是推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 校園文化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應堅持先進文化的正確方向,以育人為根本目標,努力構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為廣大師生喜聞樂見,具有實效的,多元化的社會主義校園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體系。
學生社團作為學生以相同或相似的,或自身需要為基礎而自愿組成的群眾性組織,是校園文化建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注重學生社團建設,充分發揮社團的德育功效,對活躍校園生活,豐富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從學生需要出發,倡導學生自發成立一些對自身發展有益的民間組織,把興趣轉化為動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發展目標,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自我發展的能力,讓社團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對學生社團組織的建設,學校管理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 社團-----學生自我意識的搖籃,自主發展的舞臺,自我教育的陣地。
學生社團作為學生自愿組成的群眾性組織,成為學生“認識自我,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舞臺,在激發學生的“自主潛能”,強化學生的“自我意識”方面發揮了有效作用,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因此在社團建設中要突出體現一個“自”字。
1、“變官辦為民辦”,激發學生的“自主潛能”,強化學生的“自我意識”。學生社團是學生自愿組成的群眾性組織,因此,學生作為社團建設的主體,學校在成立社團時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體現學生的特長,信念,突出學生的需要。
很長時間以來,學生社團都化身在“第二課堂”、“興趣小組”等組織建設中,一直存在著一種倒掛,往往是老師來組織,學生參加,通過建立“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制度,確保社團的順利開展。社團類型的確定往往因老師工作和教學的需要而定,學生在這些社團中選擇參加,學校則進行人員調配以確保社團的“生命”,指導老師提出活動意見,學生只需按要求參與,而往往“獲獎”的,“表現”的,“指導”的總還是集中的“特長生”。所以往往使社團形式單一化,大多數同學對社團缺乏積極性,制約了社團的健康發展。
“變官辦為民辦”,社團建設由“自上而下”轉為“自下而上”,打破原有的老師組織,制定教學計劃,發動學生參與的“第二課堂”形式,建立學生“業余社團”。針對學生自身強烈的自我發展意識和自我展示的欲望,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建業余社團,變“教師需要”為“學生需要”,從學生從自身發展的需要,自己的特長、愛好和興趣出發,來確定組織合種社團,開展哪些活動,需要誰來參加,邀請誰來指導等等,從而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保證了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創建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潛能”,強化了學生的“自我意識”,提高了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
2、學生社團是學生自主發展的舞臺。
社團建設要注意形成社團特點,發掘社員的個人潛能,突出學生的個人特長,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一方舞臺。因此在社團建設的眾多事務中,教師應走回幕后,處于指導位置,把更多的“自主權”交給了學生,讓青年學生擔當起處理社團事務,決定發展目標,實施發展計劃,總結調整等一系列的工作。通過嘗試,讓學生感覺到:“以前沒有做到的現在做到了”,“經過努力可以有更大的提高和進步”,“成功在于嘗試”……使學生對自身潛能的開發充滿興趣,對自身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3、學生社團是青年學生自我教育的陣地。
社團的建立,更多的讓學生自主的來完成一項“事業”,讓學生在工作中感受“付出與收獲”,嘗試“成功與挫折”,培養了學生克服困難,挑戰自我的良好品質;在創造性的工作中,體味“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培養腳踏實地的良好作風;在集體生活中感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正確認識“自身成長與集體的關系”;學生更加關心社團的成長和發展,主動的去想辦法,出主意,在交流中體會“競爭與合作”,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協作精神。
二、社團-----青年學生了解社會的窗口,服務社會的通道,社會意識形成的催化劑。
學生社團是學生觀察社會,了解社會的窗口,是學生接觸社會,服務社會的通道,是學生適應社會,促進社會意識形成的催化劑。因此,在社團建設的形式和方式上,應注意社團的開放性,向社會拓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接觸社會,感受社會,服務社會的同時,強化學生的社會意識。
三、社團------校園文化建設的常青樹
學生社團作為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一棵常青樹,在不同的時期都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為一個組織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應該跟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因此,社團建設中,我們應該把握:
1、把握時代性,強化導向性
把握社團建設的時代性特點,強化社團建設的導向性功能。社團建設一定要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培養。通過在社團活動中對學生滲透做人的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奮斗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互助協作精神、勇于進取的品質和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高品位的文化素養。
2、堅持原則性,突出多元性
社團建設無論采用何種形式,育人宗旨必須始終堅持,不能改變。在把握社團建設的學識性,專業性,娛樂性的同時,還必須從學生、教師、學校、社會等多元因素綜合考慮,增強社團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增強預見性,具有前瞻性
社團建設之初,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正確把握一個社團建團建立的宗旨,要挖掘社團中潛伏的未來性,預見性,社團宗旨的確立要具有前瞻性。注意與未來職業教育相聯系,與青年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相結合,把它融入青年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養成,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培養人格健全的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需要的新世紀公民長期任務中,為青年學生將來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服務社會和一生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學生社團的健康發展,對校園文化建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學校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必須引起充分的重視。